【跟着经典学党史】18个手印响“惊雷”

木疙瘩

2021年09月26日 11:01:10

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,我国农村存在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和分配中的严重平均主义等弊端,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比较缓慢。1978年,全国还有2.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。


就在这一年,安徽遭遇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,小岗村的村民们冲破旧体制的限制,开启了轰轰烈烈的“大包干”。


今天,我们就一起跟随电影《十八个手印》的镜头,聊聊这件揭开农村经济改革序幕的大事儿!


上任


刚下船

这眼前的场景

就让新来的凤阳县委书记陈开元傻了眼

《十八个手印》片段

孩子们在路边卖唱乞讨

无数乡亲涌进码头离乡逃荒

十八个手印》片段

这里的贫穷远比他想象中厉害得多


安顿好后没有片刻休息

陈开元就下到公社挨个实地调查

几乎跑遍了整个生产队

只为寻找能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办法




陈开元来到困难的小岗村

为乡亲们传达中央“六号文件”精神:

借地度荒

把生产队的边角地借给社员耕种

谁种谁收不交公粮

十八个手印》片段

“我们要吃余粮、烧陈草,思想就必须得首先解决!”


实际生产队长严家昌早已暗中引导村民

搞起“分组作业 联产计酬”

这一典型也让陈开元心中顿时豁然开朗


1978年5月11日

《光明日报》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

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

鲜明提出

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,而且是唯一的标准。






十八个手印》片段

当陈开元看到此篇文章后

便更加坚定了支持小岗村土改的信心与决心

为此他顶住各方压力

在小岗村搞起了试点

惊雷


而此时也传来了反对的声音

有人认为小岗村的做法是偏离了集体所有制

并且小岗村内部也起了争执

村民们在组内粮食分配上又产生了矛盾

挣着要单干

就这样在1978年冬的一个寒夜

18户村民凑在一间破旧茅草屋内

讨论并形成统一意见:

“我们分田到户,每户户主签字盖章,如以后能干,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,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。如不成,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,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。”


他们凭着“敢为天下先”的勇气

在一纸分田到户的“秘密契约”上

按下了鲜红的手印

《十八个手印》片段

契约签订当晚

生产队的土地、耕牛、农具等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

轰轰烈烈的“大包干”由此开启


《十八个手印》片段

当陈开元拿到这张沉甸甸的“生死文书”时

当即表态:干!

“一切按照交代办,出了问题我一人承担责任。”


宛如平地一声惊雷

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

农村改革唤醒沉睡的土地



1980年5月

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农民的改革创举

“农村政策放宽以后,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,效果很好,变化很快。”


同年9月

中共中央印发

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》

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

肯定了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


1982年

党中央发出“一号文件”

明确指出包括包产到户、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责任制

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

小岗村的星星之火,迅速燎原。在中央政策支持和推动下,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后,迅速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。

喜获丰收的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(图片来源: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)


电影《十八个手印》根据真实历史拍摄

艺术再现了43年前小岗村人惊天动地的故事

一九八一年,部分“大包干”带头人在茅草屋农舍前合影。(图片来源:新华社)

次年的小岗村便迎来大丰收

粮食总产量达13.3万斤

(相当于1955年-1970年产量的总和)

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

小岗村的“大包干生死契约”作为改革开放的珍贵文物,如今陈列在国家博物馆。(图片来源:新华社)

18枚红手印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

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

彻底打破“一大二公”的人民公社体制

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

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

新时代下砥砺前行

如今的小岗村迎来了山乡巨变

小岗村牌楼(图片来源:人民日报)

小岗村新貌(图片来源:人民日报)

小岗村现代农业基地的“创意水稻画”(图片来源:人民日报)


改革创新,敢为人先”的小岗精神不断传承

面对新变化新问题

攻坚克难、闯关破障

岗村先后在安徽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、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、“三变”改革等,让村民从“户户包田”到实现对村集体资产的“人人持股”


福建盼盼集团、北京恩源公司、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、安徽农垦集团…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、合作范围的扩大,小岗村集体经济来源越来越广,收入也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


“十三五”以来,小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69元跃升至27600元,增幅达70.7%;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80万元增长至1160万元,增幅达70.6%

走过千山万水,仍要跋山涉水。

农村改革再出发,

亿万农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!


主要参考资料

[1]中国共产党简史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21:232.233.

[2]电影频道节目中心.《十八个手印》.

[3]小岗村:18枚“红手印”摁响“惊雷”.新华社.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01621400863105315&wfr=spider&for=pc

[4]小岗村18户村民:“大包干”带头人.中国共产党新闻网.

http://cpc.people.com.cn/n1/2021/0605/c435238-32123163.html

[5]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(辉煌历程).中国共产党新闻网.

http://cpc.people.com.cn/n1/2021/0317/c64387-32053236.html


策划:王聪  文案:董琳晶